移民是社區的資產還是負債呢
2024-03-06
曾到美國半年,住在比較鄉村的地方,當地有相當的種族色彩,華人到比較有歷史的店,是會被多看幾眼的?我上公車時,還會被司機說請妳拿出暫時的ID或教師證? 而公車站或公車上也多是我和黑人, 當地美國人多是開車.....
今天上課討論到移民對社區是負擔還是資產? 不同參與者有不同的切身經驗,就像我常在社區看到移工一群一群坐在店外,或是移工講話很大聲....這些都和我們有些一樣,又有些不一樣.....我也看到不同姊妹對台灣經濟與社會的貢獻,也體會到台灣已經不能沒有他們, 隨著單人戶比例增加,不婚不生的比例高居不下,增加移民(無論是移工或是透過婚姻移民)是難以抵擋的勢態, 我們的政策是否可以更周全?不只是想這些新住民-移工能為台灣做甚麼,而是建構一個更社會包容的生活環境,如移民活動中心或是在社區建構族群關係委員會(或是更上層次的專責單位)....移民母語日.....
其實,資產與負擔的論述還在把焦點放在移民身上,將問題轉向他們,如果加以破題,結構性的因素是甚麼呢?